為了更好地理解專利對職稱評審的作用,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職稱評審競爭日益激烈,職稱不僅與工資待遇、養老金、福利掛鉤,也是對個人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的肯定與體現。在評職稱過程中,人們都會想方設法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例如發表論文、取得成果、進行科研等等。而近年來,著作權也成為評職稱的重要材料之一。我們可以看到,在職稱評審中,專利所起到的作用是無法與論文相比的。
隨著晉升要求的提高,許多單位已經將專利作為額外加分甚至是必要條件。這是因為專利不僅是保護個人知識產權的工具,也是積極向上、愛崗敬業的象征。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三類專利: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其中,發明專利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對于評職稱來說,通常一個所屬行業領域范圍的發明專利就足夠了;而實用新型專利,一般需要2-3個才能起到同等作用。在評職稱中,用到的主要是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那么不同專利所對應的加分又有什么區別呢?
發明專利的申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獲得證書大約需要兩年半左右。而實用新型專利由于公布階段沒有實質性審查環節,所以時間相對較短,從申請到獲得證書通常只需7-14個月。至于具體的加分標準,需要根據不同地區和行業的情況而定。
以工程技術職稱和教師職稱為例,對于工程技術職稱評審來說,對于發明專利的加分規則如下:第一發明人加8分,然后隨排名順序遞減0.5分,減分不超過2分。也就是說,第一發明人得8分,第二發明人得7.5分,以此類推。如果是第六發明人及以下,則不加分。而發明專利在評職稱中相當于一篇核心期刊論文。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則相當于國家級論文或者三類核心論文。
對于教師職稱評審來說,發明專利加4分,實用新型專利加3分,外觀設計專利加2分,只有獨立完成的專利才有效。發明專利相當于核心期刊論文的第一作者,而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則相當于一篇普通期刊論文。教師指導學生獲得專利也會得到加分,發明專利加4分,實用新型專利加3分,外觀設計專利加2分。對于有團隊成員的情況,根據級別進行排名,排名越低加分越少,最低為1分。
在評職稱中,專利是可以疊加計分的。例如,可以選擇發表一個發明專利或者兩個實用新型專利。當然,也有一些明確要求必須是發明專利的,具體以各地評職政策和單位要求為準。在評職稱時使用的專利除了要求是實用新型或發明專利外,還必須是第一發明人,也就是授權未下證的狀態。每個專利在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可后,由該局負責印制證書,每個專利只有一份證書原件,丟失或損壞將不予補發。一旦證書印制完成,專利只能進行權屬變更,無法添加第一發明人。在授權未下證的狀態下,也就是專利已經獲得授權但尚未印制證書的階段,是可以添加第一發明人的。添加完成后,再進行權屬變更。之后印發的證書上會顯示添加之后的第一發明人姓名,專利權人也會變更為添加之后的名稱。
鑒于職稱評審中專利的重要性,請大家提前準備好自己的專利。臨近評審時,臨時申請只能等待3-4個月才能獲得證書,這在正常情況下是來不及的。如果時間緊迫,只能選擇進行專利轉讓,但同時也要承擔時間上的風險哦!
專利在職稱評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增加競爭力,還能體現個人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在職稱評審中購買適合自己需求的專利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您想購買專利,不妨到專利買賣網查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