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常見專利風險及應對措施
Ⅰ. 研發項目里的專利風險
在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的全流程周期管理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研發的技術路線和技術方案同時落入已申請專利的保護范圍,或者重復研發導致巨大的投入浪費。為避免此類風險,企業可以通過開展專利預警工作來規避。
Ⅱ. 新品上市前的專利風險
企業在新產品投放市場前,需要對產品的各項技術特征進行專利侵權的風險評估。即使企業已進行了專利申請和保護,在實施自身專利權之前,仍需進行FTO風險排查,以確保技術的自由實施。
Ⅲ. 企業整體上市前的潛在性風險
企業在整體上市過程中面臨最高可能被訴侵權的危險時刻,必須對潛在的專利侵權風險進行FTO盡職調查,并提前準備應對措施。
Ⅳ. 技術引進風險性
在與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技術轉讓、跨國技術引進和輸出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對技術進行專利風險監控和預警。
Ⅴ. 產品海外出口的專利侵權風險性
國內企業將產品出口海外或參展境外時,由于專利保護具有地域性,必須對目標國的專利情況進行預警分析,按照當地法律和相關政策進行風險調查,以避免侵犯目標國已授權的專利,從而避免無法出口和銷售的嚴重后果。
Ⅵ. 企業并購中的潛在性風險
企業在并購過程中需要對并購對象進行專利盡職調查和風險評估,以避免重大投資失誤。
Ⅶ. 人才引進時的知識產權風險
企業在引進技術人才時,必須對其進行知識產權評估,調查擬引進人才的研發方向、技術創新能力、研發成果以及是否涉及知識產權爭議和訴訟等情況。
Ⅷ.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其他專利風險
包括專利申請風險、專利權屬風險、參加專利池風險、專利標準化風險、專利信息管理風險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容忽視這些專利風險,應盡早采取防范措施以規避風險。
通過對企業常見的專利風險及應對措施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專利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以及應對措施的必要性。只有積極主動地預防和管理專利風險,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保持持續的發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