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出臺后,許多企業關注如何實繳的問題。根據新《公司法》第四十八條,股東可以用貨幣或非貨幣財產(如知識產權)出資。本文將詳細介紹知識產權實繳的流程,幫助創業者更好地理解和操作。
知識產權實繳出資
知識產權實繳出資是指將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作為投資標的進行出資。企業需通過專業評估機構對知識產權進行評估,確定其價值后,按照國家法律要求進行實際支付。
知識產權評估
知識產權歸屬的明確:每個創作或研發項目都有立項主體,知識產權歸其所有。個人創作歸個人,企業研發歸企業。
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評估人員根據評估目的、價值類型等選擇評估方法,如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現值法。
法律保護狀況:評估知識產權的有效期、保護范圍及侵權風險。
經濟效益:預測知識產權帶來的經濟效益,包括使用情況、利潤貢獻和市場競爭力。
知識產權實繳步驟
確定出資方式:股東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確將知識產權作為非貨幣財產出資。
評估價值:專業評估機構對知識產權進行價值評估,出具評估報告。
會計事務所驗資: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
轉讓知識產權:將知識產權所有權從股東轉讓給公司,并在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登記。
工商審核:在公司注冊部門登記股東的出資情況,完成實繳后頒發核準通知書。
完成實繳:股東完成出資義務,公司獲得相應資本。
辦理遞延納稅:實繳完成后,股東需在次月15號前辦理遞延納稅。
知識產權實繳的優點
緩解資金壓力:知識產權實繳幫助企業緩解貨幣資金壓力,優化資本結構。
減輕稅收負擔:知識產權實繳有助于企業規避風險,降低稅收負擔。
提高市場競爭力:知識產權實繳提升企業社會地位,為企業贏得更多發展機遇。
知識產權實繳稅務問題解決:遞延納稅
遞延納稅是指納稅人可以將應納稅款的繳納時間推遲至將來某一具體時間點。適用于專利技術、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技術成果。企業或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時,可以選擇在技術成果轉化為股權時不立即納稅,而是將納稅義務遞延至股權轉讓時進行。
延伸閱讀: